时间: 2025-04-28 09:1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14:35
天凝地闭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天空凝结,大地封闭。这个成语形容天气极其寒冷,以至于天空似乎凝固,大地也像是被封闭了一样。它通常用来比喻环境极其恶劣或情况非常严峻。
在文学作品中,天凝地闭 常用来描绘严冬的景象,增强寒冷和孤寂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描述极端天气或困难环境时,人们可能会引用它。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环境科学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极端气候条件。
同义词:冰天雪地、寒风刺骨、严寒酷冷 反义词:春暖花开、炎炎夏日、温暖如春
天凝地闭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描述天气,还可以用来形容各种极端或困难的情况。
在文化中,冬季常常被赋予一种孤寂和坚韧的象征意义。天凝地闭 这个成语在文学和诗歌中频繁出现,反映了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天凝地闭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一种孤寂和坚韧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在极端环境中坚持不懈的人们,以及自然界的壮丽和无情。
在我的生活中,天凝地闭 这个成语曾在我描述一个寒冷的冬夜时使用过。那是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风雪交加,整个世界似乎都被冰雪封闭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天凝地闭夜无声,
风雪交加路难行。
孤灯一盏照寒影,
坚韧之心不曾停。
天凝地闭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被冰雪覆盖的村庄,寂静无声,只有风雪的呼啸声。这样的场景可以通过寒冷色调的图片和风雪声效来表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frozen in time" 或 "sealed off by ice",但这些表达没有 天凝地闭 那么强烈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天凝地闭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极端的天气条件,还蕴含了坚韧和孤寂的情感。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对于理解和表达极端环境下的情感和态度非常重要。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汉语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天凝地闭,风厉霜飞。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凝】
(会意。古冰字,从水,从疑。疑,止也。疑亦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凝,水坚也。 、 《广雅》-凝,定也。 、 《诗·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 《考工记》-凝土以为器。 、 《礼记·乡饮酒义》-天气严疑之气。 、 枚乘《七命》-霜锷水凝。 、 唐·岑参《走马川行》-幕中草檄(xì)砚水凝。
【组词】
凝寒、 凝冰、 凝雨、 凝涸、 凝霜
3.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4.
【闭】
(会意。从门,从才。“才”是用来闭门的东西。本义:关门,把门合闭起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闭,阖门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易·象传》-先王以至,日闭关。 、 《庄子·天运》-坚闭门而不出。 、 《左传·哀公十五年》-门已闭矣。 、 《礼记·中庸》-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也。
【组词】
闭扫、 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