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0:31
天兵天将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天上的士兵和将领。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非常强大、不可战胜的军队或力量,尤其是在神话、传说或文学作品中。它源自**古代神话,其中天兵天将是指天庭的军队,由玉皇大帝指挥,用于维护天界的秩序和正义。
“天兵天将”源自古代神话和信仰,特别是道教和民间传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文学作品采用,并成为描述强大力量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天兵天将象征着正义和力量,常常与英雄形象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被用来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展现出强大的意志和能力。
这个词汇给人以强大、神秘和正义的联想。它激发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英雄主义的向往。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听到领导形容我们的团队为“天兵天将”,这不仅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也激励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展现出最佳状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天兵天将下凡尘, 铁甲银盔映日辉。 一挥手,风云变, 正义之师战无悔。
想象一幅画面:天空中,金甲战士列队整齐,旗帜飘扬,战鼓雷鸣,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强化了“天兵天将”的强大和庄严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天使军团”或“神的战士”,虽然具体形象和背景不同,但都传达了强大和神圣的意象。
“天兵天将”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以及怎样请了~,捉住兴风作浪的妖怪无支祁。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兵】
(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兵,械也。 、 《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掌五兵。 、 《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楯、弓矢也。”-陈五兵。 、 《匡谬正俗》-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 、 《易·说卦》-离为戈兵。 、 《诗·大雅·抑》-修尔车马,弓矢戎兵。 、 《荀子·议兵》-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 、 《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国语·越语》-兵者,凶器也。 、 《老子》-兵者,不祥之器。 、 《墨子·七患》-兵者,国之爪也。 、 汉·贾谊《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史记·项羽本纪》-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组词】
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动刀兵;坚甲利兵;兵革、 兵解、 兵戈
3.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4.
【将】
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
【引证】
《诗·卫风》-将子无怒,秋以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