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9:22
“此路不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这条路不能通行。基本含义是指某个途径或方法行不通,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或结果。
“此路不通”作为一个成语,其词源较为直接,源自对道路状况的描述。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道路的通行状况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极大,因此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比喻各种行不通的情况。
在中国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教育人们要灵活变通,遇到困难时要及时调整策略,寻找新的出路。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失望或挫败感,因为它暗示了一种无法前进的困境。然而,它也鼓励人们要有创新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在解决问题时遇到的障碍,例如在职业发展或个人项目中遇到预料之外的困难。
在诗歌中,可以将“此路不通”融入描述人生旅途的诗句中,如“人生路漫漫,此路不通,转角又逢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条被封锁的道路,警示标志上写着“此路不通”。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段低沉的音乐来表达这种困境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ad end”或“No through road”,它们在语境和使用上与“此路不通”相似。
“此路不通”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障碍,也常被用来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我们还是想别的办法吧。
1.
【此】
(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是“跐”(cǐ)的本字。①本义:踩,踏。②指示代词,这)。
这;这个 。表示近指的代词,与“彼”相对。
【引证】
欧阳修《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组词】
此等、 此生、 此地、 此个、 此家
2.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