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1:15
暗喜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内心深处感到高兴或喜悦,但并不表露出来,即暗自欢喜。这种情感通常是私下的、不公开的,可能是因为某种隐秘的原因或情境。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暗喜”常用来描绘人物内心的微妙情感,尤其是在复杂的人际关系或紧张的情节中。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用“暗喜”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在得知好消息或取得成就时的内心喜悦,但表面上保持平静。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情感研究中,“暗喜”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的情感状态,即内心喜悦但不外露。
同义词:
反义词:
“暗喜”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其构成由“暗”和“喜”两个字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其细微的情感色彩可能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强调内敛和含蓄,因此“暗喜”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与这种文化背景相契合。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人们可能会更加倾向于隐藏自己的喜悦,以保持冷静和专业形象。
“暗喜”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一种微妙的喜悦和满足感。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成功或好消息面前保持低调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而深沉。这种情感状态可能会影响我的思维,让我在表达喜悦时更加谨慎和内敛。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工作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就,但我选择保持低调,只在内心暗喜。这种做法让我感到既满足又平静,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关注和压力。
诗歌: 在寂静的夜里, 我暗喜着, 如同星辰在云层后闪烁, 无声却明亮。
视觉:想象一个人在微笑,但笑容并不明显,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喜悦。 听觉:轻柔的钢琴曲,旋律中透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喜悦和满足。
在英语中,“暗喜”可以对应为“secretly pleased”或“quietly delighted”。这些表达方式在英语文化中也强调了内心喜悦但不外露的情感状态。
通过对“暗喜”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背景下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细腻和内敛。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这种微妙情感的捕捉和表达。
1.
【暗】
(形声。从日,音声。本义:昏暗)。
同本义。与“明”相对。
【引证】
《说文》-暗,日无光也。 、 《论衡·说日》-日中光明,故其出入时光暗,故大。 、 蔡元培《图画》-体之感何自起?曰,起于远近之比例,明暗之掩映。
【组词】
昏暗、 暗中摸索
2.
【喜】
(会意。甲骨文上面是“鼓”本字,下面是“口”。“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声。本义:快乐;高兴)。
同本义(乐之见于谈笑曰喜。喜,形于色)。
【引证】
《说文》-喜,乐也。 、 《礼记·檀弓》-人喜则斯陶。 、 《素问·五远行大论》-其志为喜。 、 《诗·小雅·菁菁》-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嘿然大喜。 、 唐·柳宗元《三戒》-虎因喜。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三保亦自喜。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喜容原好,愁容也好,蓦地间怒容越好。
【组词】
喜洽、 喜之不尽、 喜匆匆、 喜欢不杀、 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