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6:30
好问:字面意思是指喜欢提问,乐于探究问题。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望,喜欢通过提问来获取信息和理解事物。
好问一词源于汉语,由“好”和“问”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如《论语》中就有“不耻下问”的教诲,强调了提问的重要性和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好问逐渐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学*态度和品质。
在**传统文化中,好问被视为一种美德,与儒家思想中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相呼应。在现代社会,好问也被认为是创新和进步的驱动力,鼓励人们不断探索和挑战现有知识。
好问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好奇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断追求知识、勇于探索未知的人,这种精神激励我也要保持好奇心和学*的热情。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常常通过提问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参加一个研讨会时,我提出了几个关于研究方法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帮助我澄清了疑惑,也促进了与专家的深入交流。
诗歌: 好问如春风,吹拂心田绿; 知识似甘露,滋润智慧树。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在图书馆中翻阅书籍,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听觉联想:听到一群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老师耐心解答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学*氛围。
在英语中,“好问”可以对应为“inquisitive”或“curious”,这些词汇同样强调了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的精神。不同文化中,好问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学*态度。
好问这个词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学态度,也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提醒我要保持好奇心,不断提问和探索,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知识的积累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学和分析“好问”,我更加认识到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
1.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2.
【问】
(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问,讯也。 、 《书·吕刑》-皇帝请问下民。 、 《周礼·大宗伯》-时聘曰问。 、 《仪礼·聘礼》-小聘曰问。 、 《论语》-问人于他邦。 、 《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 、 《乐府诗集·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 《列子·汤问》-问其故。 、 《后汉书·列女传》-跪问其故。 、 《史记·孔子世家》-景公问政孔子。 、 《史记·滑稽列传》-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来。 、 宋·欧阳修《归田录》-康肃问曰。 、 《左传·庄公八年》-公问不至。
【组词】
到食堂问一下开饭的时间;问途、 问信、 问官答花、 不耻下问;查问;发问;讯问;追问;自问;不懂就问;问字、 问岁、 问禁、 问遂、 问对、 问知、 问俗、 问卦、 问经、 问龟、 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