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3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37:15
词汇“函三”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经过搜索和查询,没有找到确切的相关资料或定义。因此,无法提供关于“函三”的基本定义、语境分析、示例句子、同义词与反义词、词源与演变、文化与社会背景、情感与联想、个人应用、创造性使用、视觉与听觉联想、跨文化比较以及反思与总结的具体分析。
如果“函三”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方言词汇、网络新词或者是某个特定文献中的用语,可能需要更具体的信息或上下文来提供准确的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或者检查是否有拼写错误,以便进行更准确的分析。
如果“函三”是一个打字错误或者误解,建议提供正确的词汇或者更详细的描述,以便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学习。
1.
【函】
(象形。今隶误作函。本义: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圅,舌也。 、 《国语·楚语》。注:“入也。”按,如舌之在口中也。-若合而函吾中。 、 《通俗文》-口上曰臄,口下曰圅。 、 《广雅·释亲》-噱,圅舌也。
2.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