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5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54:43
“旁逸斜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事物或线条从旁边逸出,不沿着直线或预定方向前进。基本含义是指事物的发展或行为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或预期的方向。
在文学作品中,“旁逸斜出”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行为或故事情节的意外发展,增加了故事的复杂性和趣味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某人的行为或决策偏离常规,有时带有批评的意味。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设计学,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线条或结构的非对称性或不规则性。
同义词:偏离、逸出、偏移 反义词:正轨、直行、遵循
同义词“偏离”强调的是从预定路径或标准中离开,而“旁逸斜出”更强调的是意外和非预期的偏离。反义词“正轨”则强调的是遵循预定路径或标准。
“旁逸斜出”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事物发展方向的描述和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用于描述物理空间上的偏离,也用于描述行为和思维的偏离。
在**文化中,“旁逸斜出”有时被视为不稳定的象征,尤其是在传统的价值观中,稳定和秩序被高度重视。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非传统的、创新的行为或思维方式有时被看作是进步和创造力的表现。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复杂和多变的。一方面,它可能暗示着不稳定和不可预测性,带来一定的焦虑感;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代表着创新和突破,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项目,其发展轨迹旁逸斜出,原本预计的简单任务变成了一个复杂的挑战。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旁逸斜出”的含义和它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生活的线条旁逸斜出,编织成一幅不可预见的画卷。”
在视觉上,“旁逸斜出”可以联想到一幅抽象画,其中的线条不规则地弯曲和交叉。在听觉上,它可以联想到一首旋律中突然的变调和意外的和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ff the beaten path”,意指偏离常规路径,但这个表达更多强调的是选择非传统或不寻常的路径,而不是意外的偏离。
“旁逸斜出”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复杂和多变的现象。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王朔《修改后发表》:“俟其终篇,回头一看,本属~的一枝竟百花丛生独成蓬伞大树,余者皆在荫下。”
1.
【旁】
(形声。从二阙,方声。本义:大;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旁,溥也。 、 《广雅》-旁,广也。 、 《书·太甲上》。传:“旁,非一方。”-旁求俊彦。 、 张衡《东京赋》-群后旁戾。
2.
【逸】
(会意。从辵(chuò)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 、 《左传·桓公八年》。注:“逸,逃也。”-随侯逸。 、 《国语·晋语五》。注:“逸,奔也。”-马逸不能止。 、 《国语·郑语》。注:“逸,亡也。”-取之以逸逃于褒。 、 《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 、 《北史》-见一赤兔,每搏辄逸。
【组词】
逸犯、 逸亡、 逸窜、 逸盗、 逸禽、 逸马、 逸匪、 逸飞、 逸逃
3.
【斜】
(形声。从斗,余声。本义:用斗倒出)。
舀出。
【引证】
《说文》-斜,抒也。
【组词】
斜酒
4.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