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0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03:21
半劳力: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那些能够从事一定劳动工作,但能力或效率不及全职劳动力的人。他们可能因为年龄、健康状况、技能水平或其他原因而只能承担部分工作量。
在不同的语境中,“半劳力”的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半劳力”这个词源于对劳动力的一种分类,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其含义和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演变。在早期,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农业社会,描述那些不能全天候工作的农民。随着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扩大到了更广泛的就业领域。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中,“半劳力”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被视为能力不足或社会地位较低的象征。然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被看作是灵活就业的一种形式,有助于人们平衡工作与生活。
对于一些人来说,“半劳力”可能引发同情或理解,因为它反映了社会中那些需要特殊考虑的群体。对于另一些人,它可能引发对劳动力市场不平等的反思。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因为家庭责任或健康问题而选择半劳力工作的人,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在诗歌中,可以将“半劳力”比喻为那些在生活的边缘努力生存的人,他们的努力虽不显眼,但同样值得尊重和赞美。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人在夕阳下缓慢地耕作,他的身影在田野中显得孤独而坚韧。这样的场景可以唤起对“半劳力”的深刻理解。
在不同文化中,“半劳力”可能有不同的对应词汇和理解。例如,在某些亚洲文化中,老年人的劳动可能被视为一种传统和尊严的体现,而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更强调退休和休闲生活。
通过对“半劳力”的深入学习,我认识到这个词不仅仅是描述一种劳动力状态,它还反映了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文化价值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
1.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2.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
3.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