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8:11
词汇“慅扰”在中文中并不常见,且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极低,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慅扰”一词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扰乱、骚扰或使人心烦意乱。其中,“慅”字有扰乱、不安的意思,“扰”字则指打扰、干扰。
由于“慅扰”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案例不多。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出现在描述心理状态或社会动荡的语境中。
“慅扰”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汉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可能与词汇的更新换代有关。
在古代社会,可能会用“慅扰”来形容战乱、政治动荡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不安和困扰。
“慅扰”一词给人带来的是负面的情感反应,如烦躁、不安和困扰。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混乱和无序的状态。
由于“慅扰”一词的罕见性,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慅扰”用于描述内心的纷乱或外界的干扰,如:“夜深人静时,心中的慅扰如潮水般涌来。”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混乱的场景,如人群中的推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嘈杂的声音,如市场的喧闹。
由于“慅扰”一词的特殊性,其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disturb”或“bother”。
“慅扰”一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语言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演变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虽然我们可能不会频繁使用“慅扰”,但了解其含义和用法可以增加我们对汉语词汇多样性的认识。
1.
【慅】
骚动 同: 骚
【引证】
《说文》-慅,动也。从心,蚤声。 、 《尔雅·释训》-庸庸慅慅,芳也。
【组词】
慅慅、 慅扰
烦恼或忧虑。
【引证】
《诗·陈风·月出》-劳心慅兮。 、 李贺《春归昌谷》-天网信崇大,矫士常慅慅。
2.
【扰】
(形声。从手,擾省(yōu)声。本义:搅扰;扰乱)。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扰,扰乱也。 、 《左传·襄公四年》-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 《史记·太史公自序》-秦失其道,豪杰并扰。 、 《三国志·吴主传》-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者,举正以闻。 、 《广东军务记》-(逆夷)不敢复行兹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大惊扰。
【组词】
扰搅、 扰怨、 扰紊、 扰逼、 扰累、 扰习、 扰夺、 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