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7:49
完全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没有任何遗漏或缺陷,达到了最高程度或标准。它强调的是完整性和彻底性,表示某事物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状态或标准。
在不同的语境中,完全 的使用方式有所不同:
完全 这个词源于古汉语,由“完”和“全”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完”表示完整,“全”表示全部,合起来表示完整无缺。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在中华文化中,完全 常常与完美、圆满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强调事物的完整性和完美性。在社会交往中,完全 也常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全面认可或支持。
完全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肯定的。它让我联想到完美、成功和满足感。在表达中,使用完全 可以增强语气的坚定性和说服力。
在我的生活中,完全 这个词经常出现在学术讨论和工作中。例如,在撰写论文时,我会强调我的研究结果是完全 可靠的;在工作中,我会用完全 来表示我对某个项目的全面支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完全:
月光洒满大地,
一切都显得完全宁静。
心中的波澜,
也完全平息。
完全 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完美的圆形,没有任何瑕疵,代表着完整和圆满。在听觉上,完全 可能让我联想到一首和谐的交响乐,每个音符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在英语中,完全 可以对应为 "completely" 或 "entirely"。这些词汇在英语中的使用方式与中文中的完全 相似,都强调完整性和彻底性。
完全 这个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准确地表达完整性和彻底性,还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的力度和深度。通过对完全 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以及它在文化和情感表达中的重要性。
1.
【完】
(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完,全也。 、 《荀子·劝学》-巢非不完也。 、 《荀子·议兵》-完全富足而趋赵。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 、 《三国志·华佗传》-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 、 《战国策·秦策一》-不如伐蜀之完也。 、 贾谊《治安策》-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 宋·苏洵《六国论》-不能独完。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无一完者。
【组词】
完计、 完完、 完充、 完锐、 完块、 完篇、 完丽、 完垒、 完名、 完书、 完德
2.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