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2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28:02
木器:指用木材制作的器具或工艺品,包括家具、工具、装饰品等。
“木器”一词源于汉语,直接由“木”和“器”两个字组成,反映了其字面意义。在古代,木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技术的发展,木器的种类和工艺也不断进步。
在**传统文化中,木器不仅是实用品,也是身份和品味的象征。精美的木器常常用于重要场合,如婚礼、节日等,显示主人的社会地位和对传统的尊重。
木器给人以温暖、自然和持久的感觉。它们常常与家庭、传统和手工艺术联系在一起,唤起人们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工艺的赞赏。
在我的生活中,木器常常与祖父母的家联系在一起,那里的家具都是几十年前的木制家具,每次触摸它们都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在诗歌中,木器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
岁月在木器上刻下痕迹, 每一道纹理都是故事的延续。
想象一块光滑的木板,触摸时的质感,以及木头特有的香气,这些都是木器带来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在不同文化中,木器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象征意义。例如,在日本,木器(如榻榻米和木制茶具)体现了对自然材料的尊重和对简约美学的追求。
通过对“木器”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文化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在传统还是现代社会,木器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象征。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