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7:25
朴实:形容词,指人或事物简单、不加修饰、真实自然,不浮夸,不虚伪。它强调的是内在的真诚和外在的简单,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行为或事物的风格。
“朴实”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朴”指木材未经雕琢的状态,引申为简单、不加修饰;“实”指真实、实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朴实”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和事物的风格,强调其内在的真诚和外在的简单。
在**传统文化中,“朴实”被视为一种美德,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在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朴实”,以对抗浮躁和虚荣。
“朴实”一词给人以温暖、亲切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乡村的宁静、田园的清新,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这种情感反应有助于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真诚。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他的教学风格非常朴实,从不使用复杂的术语,却能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朴实”的力量。
诗歌: 朴实的风,吹过田野, 不带一丝浮华, 只留下真实的足迹。
故事: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位朴实的木匠,他的手艺精湛,却从不炫耀。他的作品简单而实用,深受人们的喜爱。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农民在田间劳作,阳光洒在他的脸上,他的笑容朴实而真诚。 听觉:听到一首乡村音乐,旋律简单而纯净,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朴实与宁静。
在英语中,“朴实”可以对应为“simple”或“down-to-earth”,它们都强调简单和真实,但在不同文化中,对“朴实”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朴实”一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的多重含义和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一个词汇,不仅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量,还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
【朴】
(形声。从木,菐声。本义:未加工的木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朴,木素也。 、 《书·梓材》。马注:“未成器也。”-既勤朴斫。 、 《老子》-朴散则为器。 、 《论衡·量知》-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
2.
【实】
(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實,富也。 、 《小尔雅》-实,满也,塞也。 、 《墨子经上》-实,荣也。 、 《素问·调经论》-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 、 《孟子·梁惠王下》-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 汉·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 《韩非子·亡征》-公家虚而大臣实。
【组词】
殷实;实核、 实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