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2:40
出狩:字面意思是指外出打猎。在古代,这是一种贵族或皇室成员的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军事训练和政治活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较少使用,但在历史文献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仍可见到。
出狩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出”表示外出,“狩”表示打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逐渐减少,但在描述古代社会生活时仍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在古代**,出狩不仅是贵族的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展示权力和地位的方式。它还与军事训练和政治策略有关,有时也被用作外交手段。
出狩这个词给人一种古老、庄重的感觉,联想到古代贵族的优雅生活和严格的礼仪规范。它也让人想到自然和野性的美。
在现代生活中,出狩这个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话题或传统文化时,它是一个有用的词汇。例如,在历史讲座中,讲师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描述古代贵族的生活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出狩来营造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
春风拂面,绿野无垠,
贵族出狩,马蹄声声。
弓弦紧绷,箭矢如星,
古道长风,岁月悠悠。
出狩可以联想到古代贵族骑马打猎的画面,马蹄声、弓弦声、猎犬的吠叫声,以及广阔的自然风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如“hunting”或“royal hunt”也有类似的含义和历史背景,但具体的文化和仪式可能有所不同。
出狩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了解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有价值的词汇,尤其是在涉及历史或传统文化的讨论中。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狩】
(形声。从犬,守声。“犬”是狩猎的助手,故从犬。本义:冬季打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狩,犬田也。 、 《易》。按,田必有犬,故从犬。”-明夷于南狩。 、 《易·荀》注-岁终田猎曰狩。 、 《尔雅》-冬猎为狩。 、 《公羊传·桓公四年》-狩者何?田狩也。 、 《汉书·刑法志》-冬大阅以狩。 、 《列子·黄帝》。注:“火田为狩”-狩于中山。 、 《左传·隐公五年》-春蒐,夏苗,秋狝,冬狩。
【组词】
狩田、 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