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3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37:09
词汇“[命使]”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假设“命使”是一个由“命”和“使”两个字组合而成的词汇,其中“命”通常指命令、生命或命运,而“使”则指使者、使用或促使。
假设“命使”指的是派遣使者传达命令或使命的行为。
由于“命使”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假设它是由“命”和“使”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可能是在特定语境下形成的临时组合。
在古代,派遣使者传达命令是一种常见的政治行为,体现了皇权的权威和中央集权的体制。
“命使”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仪式感和权威性,带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和正式感。
在现代生活中,“命使”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涉及到组织内部的指令传达或任务分配,可能会用到类似的表达。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命使”来描绘一种庄严的场景:
晨曦初照,金銮殿上,
**命使,千里传音。
结合古代宫廷的视觉元素,如龙袍、玉玺,以及古代乐器的声音,如编钟、古琴,可以营造出“命使”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nvoy”或“emissary”,用于描述派遣的使者。
尽管“命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体现了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学*和使用语言时,理解词汇的多种可能性和语境适应性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假设词汇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深层结构和文化内涵。
1.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
2.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