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17
沉浸(Immersion)字面意思是指完全沉入或被包围在某种环境或体验中。基本含义是指个体或群体完全投入到某个活动、环境或情感状态中,以至于外界的干扰被最小化或忽略。
同义词:沉溺、投入、专注、陶醉
反义词:分心、疏离、脱离
“沉浸”一词源自拉丁语“immersionem”,意为“投入”或“沉入”。在英语中,“immersion”一词最初用于描述物理上的沉入,如水中的浸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比喻性的使用,如情感或心理上的投入。
在现代社会,“沉浸式体验”成为一种流行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娱乐、教育和技术领域。例如,虚拟现实(VR)技术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使用户感觉自己完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沉浸”一词常常带有一种愉悦和满足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深度参与和完全投入的状态,这种状态往往伴随着心灵的平静和满足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体验过沉浸在音乐会中的感觉,当音乐响起时,我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世界,只专注于音乐带来的情感和旋律。
诗歌: 沉浸在夜的宁静, 星辰低语,月光轻抚, 心灵深处的回响, 在无声中,找到了归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坐在图书馆的角落,完全沉浸在书本的世界中,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结合音乐,可以是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让人感觉仿佛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在不同语言中,“沉浸”的概念有相似的表达。例如,在法语中,“immerger”(沉浸)和“plonger”(潜入)都有类似的意思。在日语中,“没頭する”(motto tō suru)意为“完全投入”,也表达了类似的概念。
“沉浸”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投入,还涵盖了情感和心理上的深度参与。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沉浸”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各种体验和情感状态。通过深入学习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细微差别,从而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
2.
【浸】
(形声。从水,籀文寝声。本义:古水名。浸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出今河南彰德府武安县,入虖沱河。-浸,浸水也。出魏郡武安东北,入呼沱水。
【组词】
巨浸
泡在水里,被水渗入。
【引证】
《诗·曹风·下泉》-冽彼下泉,浸彼苞稂。 、 《周礼·职方氏》-其浸五湖。 、 《吕氏春秋·木味》-浸渊之草。
【组词】
浸淬、 浸蚀、 浸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