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8:28
焦心: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形容内心极度焦虑、担忧的状态。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非常不安和忧虑,这种情绪可能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对某事的担忧或者对某人的关心。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焦心常常用来描绘角色的内心世界,增强情感的表达。例如,一个角色可能因为等待重要消息而焦心。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焦心是一个常用的词汇,用来表达对某事的担忧或不安。例如,“我焦心我的考试成绩。”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医学领域,焦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焦虑症状。
同义词:忧虑、焦虑、担心、不安 反义词:安心、放心、平静、镇定
词源:焦心这个词源于汉语,由“焦”和“心”两个字组成。焦字原意为火烧,引申为焦虑、焦急;心字指内心。 演变:在古代文献中,焦心多用于描述内心的焦虑状态,随着语言的发展,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达焦虑的词汇。
在**文化中,焦心常常与对家庭、亲人的关心联系在一起。例如,父母对孩子的学业和未来常常感到焦心。
焦心这个词让我联想到紧张、不安的情绪,它能够很好地表达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压力时的内心状态。
在我的生活中,焦心常常出现在等待重要消息或者面临重要决策时。例如,等待大学录取通知时,我感到非常焦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焦心: “夜深人静,星光点点, 焦心等待,希望之光。”
焦心可能让人联想到紧张的音乐节奏和焦虑的面部表情,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焦心的情感体验。
在英语中,焦心可以对应为“anxious”或“worried”,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同样用来描述内心的焦虑和担忧。
焦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能够准确地表达人们在面对压力和不确定性时的内心状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焦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复杂的情感体验。
1.
【焦】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zhuī),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焦,火所伤也。 、 《玉篇》-焦,火烧黑也。 、 《礼记·内则》-濡灸之举焦。 、 《素问》-凡气因火变则为焦。
【组词】
焦盆、 焦鎚、 焦尾、 焦霹雳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