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5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54:39
挥毫落纸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挥动毛笔,墨水落在纸上。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书法家或画家在创作时的动作,强调其技艺高超、笔触流畅。它也可以比喻为写作或创作时的灵感迸发和文思泉涌。
在文学作品中,挥毫落纸 常用来形容文人墨客的创作状态,如“他挥毫落纸,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描述艺术创作时仍然是一个生动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书法和绘画界,这个成语是常用的术语,用来赞美艺术家的技艺。
同义词:
反义词:
挥毫落纸 这个成语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惯。在古代,书法和绘画是文人必备的技能,挥毫落纸成为他们创作时的典型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任何形式的创作活动,不仅仅是书法和绘画。
在文化中,书法和绘画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挥毫落纸 这个成语体现了对这些艺术形式的尊重和赞美。它也反映了人对艺术创作过程中灵感与技艺的重视。
挥毫落纸 这个成语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联想。它让人想到书法家或画家在创作时的专注和激情,以及作品完成后的美感和成就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个书法工作坊,看到书法家挥毫落纸,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成语的魅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挥毫落纸间,墨香四溢,字字珠玑,笔笔生辉。”
想象一位书法家在安静的房间里挥毫落纸,墨香弥漫,笔触声沙沙作响,这种场景给人以宁静和专注的视觉与听觉体验。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et the pen flow”或“paint with words”,虽然不完全对应,但都表达了创作时的流畅和灵感。
挥毫落纸 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书法和绘画技艺的赞美,也是对创作过程中灵感和技艺的肯定。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能够生动地描述艺术创作的过程和结果,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的尊重。
挥毫落纸如云烟。
1.
【挥】
(形声。从手,军声。本义:抛洒、甩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挥,备也。 、 《周礼·考工记·幌氏》-而挥之,谓振去之也。 、 《礼记·曲礼》-饮玉爵者弗挥。 、 杜甫《北征》-挥涕恋行在,道八犹恍惚。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既而挥之。 、 《战国策·齐策》-挥汗成雨。
【组词】
挥涕、 挥尘、 挥墨
2.
【毫】
(毫为豪的俗字。形声。从毛,高省声。本义:长而尖的毛)。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畜》-未成毫狗。
【组词】
毫光、 毫芒、 毫黍、 毫眉
3.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
4.
【纸】
(形声。从糸(mì),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潎絮一苫也。造纸昉于漂絮以苫荐而成之,后汉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巾魚网为之。今亦用竹质木皮,其细者,有致密竹帘荐焉。-纸,絮也,一曰苫也。 、 《后汉书·贾逵传》-[帝]令逵自选《公羊》严、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传》,与简纸经传各一通。
【组词】
纸撚儿、 纸标儿、 纸筋、 纸阄、 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