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2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25:13
安然如故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事物或人保持原样,没有发生变化,依然如旧。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或人的状态保持不变,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或干扰。
在文学作品中,安然如故 常用来描绘一种宁静、稳定的氛围,如描述一个古老的村庄、一座静谧的图书馆或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物状态的赞赏,或者对某种不变状态的欣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中,安然如故 可以用来描述文物或遗址保存完好的状态。
同义词:依然如故、依旧、原封不动、一成不变 反义词:面目全非、翻天覆地、焕然一新
安然如故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安然”和“如故”两个词组合而成。其中,“安然”意为平安无事,“如故”意为像过去一样。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逐渐扩大。
在传统文化中,安然如故** 体现了人们对稳定和不变的向往。在社会变迁快速的现代,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表达对传统价值的尊重和对历史遗产的保护。
安然如故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平静和安心。它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古老的建筑和不变的友情,给人一种温暖和安慰的感觉。
在个人生活中,安然如故 可以用来描述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事物,如一段长久的友谊、一个家族的传统或一个地方的风俗。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岁月流转,世事变迁,
唯你安然如故,不变的容颜。
安然如故 可以联想到一幅宁静的乡村风景画,或者一首轻柔的古典音乐,如古筝曲《高山流水》。
在英语中,安然如故 可以对应为 "as it was" 或 "as befor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含义相似。
安然如故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外在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内心对稳定和不变的渴望。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你只看这一个,那一个,都是为谁而卒?岂可我做儿的倒安然如故?
1.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故】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使为之也。 、 《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 、 《礼记·礼运》-则是无故。 、 《国语·楚语》-夫有其故。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组词】
借故、 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