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3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36:33
“偏利共栖”(Commensalism)是生物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种生物从中获益,而另一种生物既不获益也不受害。这种关系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例如,一些植物的根瘤菌可以帮助植物固定氮,而根瘤菌本身也从中获得营养。
在生物学领域,“偏利共栖”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生物之间的非互惠关系。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描述一种单方面受益的关系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生态学或生物学话题时。
“偏利共栖”一词源自拉丁语“commensalis”,意为“共享餐桌”,后来在生物学中被用来描述这种特殊的生物关系。随着生态学的发展,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的各种非互惠关系。
在现代社会,偏利共栖的概念也被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非互惠关系,尤其是在商业、政治和社交领域。这种关系往往涉及到权力和资源的分配,有时会引起道德和伦理上的讨论。
“偏利共栖”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复杂性和生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它可能引发对生态平衡和可持续性的思考,以及对人类社会中类似关系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但在观察自然界或分析人际关系时,可能会意识到偏利共栖的存在。例如,在家庭中,有时一个成员可能会从另一个成员的努力中获益,而后者并不因此受到负面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将“偏利共栖”比喻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存在中获得灵感或支持,而后者并不因此失去什么。
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珊瑚礁中鱼类与珊瑚共存的画面,以此来体现偏利共栖的概念。在听觉上,可以想象一段描述自然界和谐共处的音乐,以此来传达这种生物关系的和谐性。
在不同语言中,“偏利共栖”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概念是相似的。例如,在德语中,这个概念可以被表达为“Kommensalismus”。
“偏利共栖”是一个描述生物之间非互惠关系的专业术语,它在生物学、生态学以及社会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这个词汇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还能帮助我们反思和分析人类社会中的类似关系。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个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
1.
【偏】
(形声。从人,扁声。本义:不正,倾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偏,颇也。 、 《书·洪范》-无偏无颇。 、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势有偏侧。
【组词】
偏岸、 偏偏倒倒、 偏侧、 偏倒
2.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3.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4.
【栖】
忙忙碌碌;不安定。
【引证】
《诗·小雅·六月》-六月栖栖,戎车既饬。
【组词】
栖屑、 栖栖、 栖栖默默、 栖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