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5:05
压力一词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通常指的是一种心理或物理上的紧张状态,这种状态可能源于外部环境的要求或内部期望。在物理学中,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的大小。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中,压力则更多地指个体在面对挑战、冲突或变化时所感受到的心理紧张和不适。
压力一词源自拉丁语“pressura”,意为“压迫”。在中世纪英语中,它被用来描述物理上的压迫,后来逐渐扩展到心理和社会层面。
在现代社会,压力被广泛认为是导致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不同文化对压力的认知和应对方式各异,但普遍认为长期的压力对健康有害。
压力一词常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焦虑、紧张和疲惫。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忙碌的生活、紧张的工作环境和无法逃避的责任。
在个人生活中,压力可能源于工作、学业、家庭或人际关系。例如,面对即将到来的重要考试,学生可能会感到巨大的压力。
在诗歌中,压力可以被用来象征生活的重担:
生活的压力如山, 压弯了脊梁, 但心中的火焰, 依旧燃烧不息。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压力的表达和应对方式各异。例如,在东亚文化中,压力可能与“努力”和“奋斗”紧密相关,而在西方文化中,压力更多地与“放松”和“平衡”相联系。
压力是一个多维度的词汇,它不仅涉及物理层面的力学概念,还深刻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和社会生活。理解和应对压力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要求我们学会平衡、放松和寻求支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压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1. 【压】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