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1:24
宣召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公开宣布或召唤某人或某事。在古代,这个词常用于指**或高级官员公开召唤臣子或民众,以传达重要旨意或命令。
宣召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宣召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宣”意为公开宣布,“召”意为召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固定在正式和权威的语境中。
在古代,宣召是皇权和权威的象征,体现了对臣民的绝对控制。在现代社会,宣召更多用于正式和权威的场合,如政府、企业或法律领域。
宣召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严肃和正式的,可能伴随着一种权威和责任感。在联想上,它可能让人想到古代皇宫的庄严场景或现代正式会议的紧张氛围。
在个人经历中,宣召可能出现在正式的工作场合,如被上级宣召讨论重要事务,这种经历通常伴随着一种紧张和责任感。
在诗歌中,宣召可以用来营造一种庄严的氛围:
晨曦初露,宫门开启, 宣召声中,群臣齐聚。 金殿之上,议事繁忙, 国之大事,在此一决。
宣召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古代皇宫的宏伟建筑和庄严仪式,听觉联想则是宣召声的回荡,给人一种庄重和正式的感觉。
在英语中,宣召可以对应为“summon”,在法语中为“convocation”,这些词汇在各自的语言和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正式和权威含义。
宣召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在正式和权威的语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宣召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文化和语言中的应用,以及它在语言表达中的独特地位。
1.
【宣】
(形声。从宀(mián),亘(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
【引证】
《说文》。按,当训大室也。与宽略同。-宣,天子宣室也。 、 《淮南子·本经》。注:“宣室,殷宫名,一曰狱也。”-武王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 、 《汉书·孝文纪》。注:“未央前正室也。”-受釐坐宣室。 、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2.
【召】
(形声。从口,刀声。本义:呼唤)。
召唤。用言语叫人来。
【引证】
《说文》-召,呼也。从口,刀声。以言曰召,以手曰招。 、 《广雅·释诂二》-召,呼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 、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大府召视儿。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亦召供奉。
【组词】
召呼、 召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