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2:06
“下酒”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某种食物或菜肴适合搭配酒类一起食用,能够提升酒的口感或增加饮酒的乐趣。字面意思是指“与酒一起下肚”,即在饮酒时作为辅助食品。
“下酒”一词源自**古代的饮酒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下来,用来描述那些能够增强饮酒体验的食物。
在**文化中,饮酒往往伴随着社交活动,因此“下酒”食物在聚餐和宴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食物不仅满足口腹之欲,也是社交互动的一部分。
提到“下酒”,我联想到温馨的家庭聚会和朋友间的欢声笑语,以及那种放松和愉悦的氛围。
我记得有一次家庭聚会,妈妈准备了一桌下酒菜,包括凉拌黄瓜、五香牛肉和炸花生米,大家边吃边聊,气氛非常融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下酒”:
夜幕低垂,星光点点,
酒杯轻碰,笑声连连。
下酒佳肴,滋味悠长,
友谊如酒,愈久愈香。
想象一下,一个温馨的夜晚,桌上摆满了各种下酒菜,人们围坐在一起,酒杯碰撞的声音和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这种场景不仅视觉上温馨,听觉上也充满了欢乐。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ppetizer”或“snack”,但这些词汇并不特指与酒搭配的食物,而是更广泛的指开胃菜或小吃。
“下酒”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食物的特性,也反映了*的饮酒文化和社交惯。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融入中文的社交环境,并丰富我的语言表达。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酒】
(会意。从水,从酉(yǒu)。“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 、 《礼记·曲礼》-酒曰清酌。 、 《礼记·乐记》-酒食者,所以令欢也。 、 《礼记·射义》-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 、 《汉书·食货志》-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 、 《论语·子罕》-不为酒困。
【组词】
酒肆、 酒水、 酒生、 酒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