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5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55:59
实事求是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根据事实来寻求真相或真理。它强调在处理问题、做出决策或进行研究时,必须基于实际情况和真实数据,而不是主观臆断或偏见。
在文学中,实事求是 可能用来描述一个角色严谨的思维方式或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在口语中,它常用来批评那些不基于事实的观点或行为。在专业领域,如科学研究、法律和医学,实事求是是基本的工作原则。
实事求是 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特别是《论语》中孔子对于学和实践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在文化中,实事求是 被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它与共产党倡导的“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实事求是、实干兴邦、实绩惠民)紧密相关,体现了对真实性和实效性的追求。
实事求是 给我带来的是一种稳重和可靠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严谨的学者、诚实的政治家和勤奋的工人,他们都是实事求是的典范。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处理复杂的数据和信息。实事求是的原则帮助我避免了许多错误和误解,确保了我的分析和建议都是基于可靠的事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实事求是,真理之光, 照亮迷雾,指引方向。
实事求是 让我联想到那些严谨的实验室、整齐的图书馆和安静的研究室。这些场景通常伴随着专注的氛围和轻柔的背景音乐。
在英语中,实事求是 可以对应为 "seek truth from facts" 或 "be practical and realistic"。在不同的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事实和真实的重视是普遍的。
实事求是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指导着我的工作和学*,也影响着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实事求是的原则尤为重要,它帮助我们过滤虚假信息,做出明智的决策。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汉景帝时期,河间王刘德特别喜欢研究儒家的经典著述,他读儒学时总是根据实例求证真相。他从民间得到好书后,亲自抄写一份给原主,同时还赠以金银。因此很多人慕名给他送书。长此以往,他的藏书比朝廷的存书还多
总结经验要~,不可弄虚做假。
1.
【实】
(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實,富也。 、 《小尔雅》-实,满也,塞也。 、 《墨子经上》-实,荣也。 、 《素问·调经论》-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 、 《孟子·梁惠王下》-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 汉·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 《韩非子·亡征》-公家虚而大臣实。
【组词】
殷实;实核、 实谷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3.
【求】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裘”的古字。皮衣。
【引证】
《汉书》-乐正求。
4.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