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5:2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5:29:26
瑕玷(xiá dià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玉石上的瑕疵或缺陷。基本含义是指事物不完美的地方,缺陷或缺点。
“瑕”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玉上的斑点;“玷”字则意为玉上的污点。两者结合,形成了“瑕玷”这一词汇,专门用来形容玉石的缺陷,后来引申为泛指一切事物的缺点。
在**传统文化中,玉石象征着纯洁和完美,因此“瑕玷”一词也常被用来比喻人的道德或行为上的缺陷。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往往希望自己能够尽量减少“瑕玷”,追求完美。
“瑕玷”一词带有一种轻微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完美和缺陷。在表达时,使用“瑕玷”可能会给人一种文雅和含蓄的感觉,相比于直接说“缺点”,更显得委婉。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瑕玷”来形容一些不完美但可以接受的事物,比如在评价一部电影时,我会说:“这部电影虽然有一些瑕玷,但整体上还是很有观赏价值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世间万物皆有瑕玷,唯爱永恒不变。”
在英语中,“瑕玷”可以对应为“flaw”或“imperfection”。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完美”和“缺陷”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瑕玷”这一概念是普遍存在的。
“瑕玷”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指代物质上的缺陷,也常被用来比喻人的缺点。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并恰当使用“瑕玷”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精准和生动。
1.
【瑕】
(形声。从玉,叚(xiá)声。本义:玉上的斑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瑕,玉小赤也。 、 司马相如《子虚赋》。注:“赤玉也。”-赤瑕驳榮。 、 左思《蜀都赋》-江珠瑕英。 、 《考工记·弓人》-深瑕而泽。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 、 《礼记·聘义》-瑕不掩瑜。
【组词】
瑕适
2.
【玷】
(形声。本义:白玉上的斑点)。
同本义。
【引证】
《广韵》-玷,玉瑕。 、 《诗·大雅·抑》。传:“玷,缺也。”-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 《诗·大雅·召旻》-不知其玷。 、 《汉书·韦元成传》。注:“玉缺曰玷。”-元成复作自荐复玷缺之艰难。
【组词】
玷缺、 玷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