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23:2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9 23:27:46
“机括”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机械装置中的关键部件,尤其是那些用于控制机械**的部分。它也可以指代某种精巧的机械结构,或者比喻为某种复杂而精密的组织或系统。
在文学作品中,“机括”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复杂的心理机制或社会结构。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的心思缜密或计划周详。在专业领域,如机械工程或物理学中,“机括”则特指那些控制机械**的部件。
“机括”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对机械装置的描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从具体的机械部件延伸到抽象的组织结构。
在**传统文化中,“机括”常与精巧的工艺和智慧联系在一起,如古代的机械钟表和各种机关装置。在现代社会,它更多地与高科技和精密工程相关联。
“机括”一词给人以精密、复杂和高效的联想,常带有一种科技感和未来感。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需要细心维护和操作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个科技展览中看到一个复杂的机械装置,其中的每一个“机括”都设计得非常精巧,让人赞叹不已。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机括”:
在这精巧的机括中,
时间被细细雕琢,
每一齿轮,每一转轴,
都是时间的守望者。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老的机械钟表,每一个“机括”都在静静地转动,发出微弱的机械声响。
在英语中,“机括”可以对应为“mechanism”或“gear”,它们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着类似的含义和用法。
“机括”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它不仅指代具体的机械部件,还可以用来形容抽象的组织结构和复杂的心理机制。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机括”一词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选择,提升表达的精确性和深度。
1.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
2.
【括】
(形声。本义:结,扎束)。
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引证】
《说文》。按,絜者,束也。-括,絜也。 、 《易·坤》。注:“结也。”-括囊。 、 《韩诗章句》-括,约束也。 、 《左传·襄公三十年》。注:“子结。”-卫北宫括。 、 《淮南子·齐俗》-羌人括领。 、 马中锡《中山狼传》-内狼于囊,遂括囊口。(内:纳。)
【组词】
括囊、 括发、 括结、 括约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