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1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14:38
熔化热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时所吸收的热量。这个物理量通常用焦耳每千克(J/kg)来表示。熔化热是物质的一种热力学性质,与物质的种类、纯度以及压力有关。
在专业领域,如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中,“熔化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在口语和文学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出现,但如果提及,通常是为了形象地描述某种转变或消耗大量能量的过程。
同义词:熔解热、熔化潜热 反义词:凝固热(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时释放的热量)
“熔化热”这个词汇源自物理学中的热力学概念,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个词汇逐渐被广泛接受并标准化。在语言中,它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含义和用法。
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业和科技的发展,熔化热在材料加工、能源利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也是工业生产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提到“熔化热”,可能会联想到高温、能量转换和物质状态的变化。这个词汇可能给人一种科学、严谨和技术性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熔化热的概念可能不常直接应用,但在烹饪、金属加工或天气预报中,我们可能会间接接触到与熔化热相关的现象。
在诗歌中,可以将“熔化热”比喻为情感的转变或心灵的觉醒,如:“他的心在爱火中熔化,释放出无尽的热量。”
结合熔化热的概念,可以想象到金属在高温下熔化的场景,或者是冰雪在阳光下融化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金属熔化时的嘶嘶声或冰雪融化的滴水声。
在不同语言中,熔化热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其科学含义和应用是普遍的。例如,在英语中,熔化热被称为“heat of fusion”。
熔化热作为一个科学术语,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专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性质和能量转换。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适当地运用科学术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熔】
(熔为鎔的俗字。形声。从火,容声。本义:用高温使固体物质转变为液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鎔,冶器法也。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用讫再火令药熔。
【组词】
熔炼、 熔造、 熔铄
铸造器物的模子。
【引证】
《汉书·董仲舒传》-犹金之在鎔,惟冶者之所为。 、 《汉书·食货志》-冶熔吹炭。
2.
【化】
用掉、耗费。 同: 花
【组词】
化钱、 化工夫
3.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