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3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2:41
托梦:指人在睡眠中梦见已故的亲人或朋友,通常被认为是这些灵魂或精神通过梦境传递信息或表达意愿。在**传统文化中,托梦常被视为超自然现象,有时被认为是死者对生者的某种指示或愿望。
托梦一词源自**古代的民间信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解释有所变化,但基本概念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托梦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常被认为是死者与生者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这种信仰在民间故事、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都有体现。
托梦常带有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情感,同时也可能引发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哀伤。
个人可能会在亲人去世后经历托梦,这种体验可能会加深对生死和超自然现象的思考。
在诗歌中,托梦可以被用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如:
在寂静的夜里,
我梦见了你,
你的笑容依旧,
在梦中托付了未竟的话语。
托梦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梦境的模糊和神秘的音乐,如古典音乐中的梦幻曲。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梦境可能被解释为“ visitation dreams”,但不一定带有超自然的含义,更多是心理层面的解释。
托梦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特定文化中的信仰和俗,也提供了一个探讨生死、超自然和心理现象的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托梦这一词汇,可以丰富我们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共通情感的认识。
1.
【托】
推。同“拓”。
【引证】
《玉篇》-托,推也。 、 《集韵》-拓,手推物也。或作托。
压力单位 ,等于1333.2巴,为0°C和标准重力下1毫米汞柱的压力。
2.
【梦】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mò,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妇梦中咳嗽。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铁马冰河入梦来。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形诸梦。 、 清·林觉民《与妻书》-梦中得我。
【组词】
梦迷、 梦梦铳铳、 梦梦查查、 梦思、 梦中梦、 梦中、 梦语、 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