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5:0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00:05
词汇“怒涌”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怒”和“涌”。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怒涌”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怒涌”字面意思是指愤怒的情绪像潮水一样涌动。基本含义是指强烈的愤怒情绪突然爆发或涌上心头。
“怒”字古已有之,表示愤怒、生气;“涌”字则表示水流涌动。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象地描述了愤怒情绪的强烈和突然。
在**文化中,愤怒被视为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需要适当控制和管理。因此,“怒涌”这个词也隐含了对情绪失控的警示。
“怒涌”这个词给我带来强烈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现象,形象地表达了情绪的不可控性和破坏性。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不公正的对待中感受到怒涌的情绪,那种强烈的愤怒让我难以平静。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怒涌”:
心中的怒涌如烈火,
燃烧着对不公的抗争。
每一滴热血都在沸腾,
只为那正义的光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火山爆发的画面,熔岩涌动,烟雾弥漫,象征着怒涌的情绪。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雷鸣般的怒吼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oiling with anger”或“seething with rag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愤怒情绪的强烈性。
“怒涌”这个词形象地描述了愤怒情绪的强烈和突然,它在文学和情感表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怒涌”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情绪的复杂性和表达的多样性。
1.
【怒】
(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怒,恚也。 、 《国语·周语》-怨而不怒。 、 《诗·邶风·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 唐·柳宗元《三戒》-驴不胜怒。 、 唐·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 、 晋·干宝《搜神记》-王怒。
2.
【涌】
(形声。从水,甬(yǒng)声。本义:水向上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涌,滕也。 、 《广雅》-涌,出也。 、 《尔雅·释水》-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 、 《论衡·状留》-泉暴出者曰涌。 、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 、 汉·王充《论衡》-泉暴出者曰涌。
【组词】
涌沸、 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