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2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25:28
产妇:指分娩或即将分娩的女性。这个词汇强调了女性在生育过程中的身份和状态。
产妇一词源自汉语,由“产”和“妇”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产”指生产,“妇”指女性,合起来即指生产中的女性。随着医学的发展,这个词汇在专业领域中得到了更精确的使用。
在许多文化中,产妇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成员,她的健康和福祉受到高度重视。在一些传统社会中,产妇的生产经历可能会被赋予特殊的仪式和庆祝。
提到产妇,人们往往会联想到生命的诞生、母爱的伟大以及分娩过程中的艰辛。这个词汇可能会唤起人们对母亲角色的尊重和对新生命的期待。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陪伴一位朋友经历她的分娩过程,亲眼见证了产妇的坚强和新生儿的诞生,这段经历让我对“产妇”这个词汇有了更深的情感连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产妇”:
晨曦中,产妇的呼唤 划破了宁静的夜空, 新生命的啼哭, 宣告了希望的开始。
提到产妇,我可能会联想到医院产房的温馨灯光、新生儿的啼哭声以及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产妇这一形象的丰富内涵。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parturient”或“woman in labor”,德语中的“Schwangere”,都对应着“产妇”这一概念,但每个词汇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通过对“产妇”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医学术语,它还承载着生命的奇迹、母爱的伟大以及社会对新生命的期待。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产妇”这一词汇,对于传达相关话题的情感和专业性至关重要。
1.
【产】
(形声。从生,彦省声。本义:出生,生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産,生也。 、 《周礼·大宗伯》。注:“生其种曰产。以天产作阴德,以地产作阳德。”注:“天产者动物,地产者植物,谓九谷之属。”-百物之产。 、 《后汉书·明帝纪》。注:“同母兄弟也。”-同产。 、 晋·干宝《搜神记》-其妻重身当产。
【组词】
产子、 产育、 产母
2.
【妇】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本义:已婚的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婦,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会意。谓服事人者。 、 《广雅》-女子谓之妇人。 、 《仪礼·士丧礼》。注:“妻妾子姓也。”-妇人侠床。 、 《礼记·曲礼》-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组词】
少妇;孕妇;媳妇;妇驵、 妇政、 妇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