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2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24:45
“入味”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食物烹调后味道充分渗透到内部,使得食物口感鲜美,味道浓郁。基本含义是指某物(通常是食物)经过适当的处理或烹调,使其味道充分融入,达到美味的状态。
“入味”一词源于汉语,最初用于描述食物烹调后的味道状态。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性的用法,用来形容人物、故事等的深刻和充分。
在文化中,“入味”不仅是对食物味道的评价,也体现了人对饮食文化的重视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在社会交往中,“入味”也常用来形容人际关系的融洽和深入。
“入味”一词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满足和愉悦的情感反应。联想上,它让人想到家庭聚餐时的温馨场景,或是与朋友共享美食的快乐时光。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入味”来评价一道菜的好坏。记得有一次家庭聚餐,妈妈做的红烧鱼非常入味,大家都赞不绝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入味”:
春风拂过绿叶间,
花香入味满园田。
心随景致悠然去,
梦回故里情绵绵。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轻柔的钢琴曲,仿佛在品味一道精致的菜肴。
在英语中,“入味”可以对应为“flavorful”或“well-seasoned”,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食物的味道,而不像“入味”那样具有比喻性的含义。
“入味”这个词汇不仅在描述食物时非常有用,其比喻性的用法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提升沟通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2.
【味】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味,滋味也。 、 《周礼·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 《鹖冠子·泰录》-味者,气之父母也。 、 《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 、 《吕氏春秋·察今》-一镬之味。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其味皆苦。 、 、
【组词】
味如嚼蜡、 入味、 味口、 味欲、 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