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0:30
词汇“却流”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却流”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反而流动”或“却依然流动”。这里的“却”表示转折,而“流”则指的是液体流动。结合起来,这个词汇可能表达的是在某种预期或情况下,液体或某种状态反而继续流动的意思。
由于“却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出乎意料的流动状态,比如在干旱的季节里,河流却依然有水流。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特定的技术或文学语境中。
由于“却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关于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可能较少。它可能是由常用词汇“却”和“流”组合而成的一个较为文学化的表达。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却流”可能被用来象征某种坚韧不拔或出乎意料的持续性。例如,在描述自然景观或历史变迁时,这个词汇可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
“却流”可能给人带来一种意外和惊喜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描述的是一种与预期相反的流动状态。这种词汇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然界中不屈不挠精神的联想。
由于“却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过与这个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却流”来描绘一种出乎意料的美:
在枯黄的草地上,
一条小溪却流,
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在绝望中闪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条在干旱地区依然流动的小溪,给人带来一种清新和希望的感觉。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溪水潺潺的声音,即使在不利的环境下依然持续。
由于“却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或者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翻译。
“却流”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出乎意料持续性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场景。通过对“却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词汇的多功能性和在特定语境中的潜在价值。
1.
【却】
(形声。本作“却”,俗字作“却”。从卩,谷(què)声。卩(jié),象人下跪的样子,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从“卩”与脚的活动有关。本义: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退也”。-却,节欲也。 、 《考工记·梓人》-却行仄行。 、 《庄子·人间世》-吾行却曲。 、 《战国策·秦策》-怒战栗而却。 、 《仪礼·既夕礼》-却下而载之。 、 《楚辞·愍命》-却骐骥以转运兮。 、 《史记·魏公子列传》-北救赵而却秦。 、 、 《史记·廉颇蔺相列传》-持璧却立。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曳笏却立。
【组词】
退却、 却走、 却还、 却避、 却归、 却略、 却去、 却生、 却立
2.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