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4:32
词汇“利落手”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因此它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方言或地区性语言中有所出现。为了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利落手”字面意思是指动作迅速、干净利落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在做事情时手脚麻利,效率高。
由于“利落手”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在某些地区方言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敏捷,或者在工作中表现出的高效能力。
由于“利落手”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其词源和演变过程不详。它可能是由方言词汇演变而来,或者是某些地区特有的表达方式。
在某些地区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利落手”这样的词汇来赞美那些动作迅速、效率高的人,这反映了当地社会对于高效工作和生活的价值观念。
对于我个人而言,“利落手”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迅速解决问题、高效完成任务的人,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励我在面对挑战时更加果断和迅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在处理工作任务时总是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完成,我曾用“利落手”来形容他的工作风格,这让他感到很受用,也加深了我对这个词汇的理解。
在创作中,我可以将“利落手”融入到一个故事中,描述一个主角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展现出他的能力和智慧。
在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动作敏捷的人在忙碌的厨房中快速地切菜、炒菜,动作流畅而有力。在听觉上,可能是刀切菜的声音和锅铲翻炒的声音,节奏明快。
由于“利落手”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显。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quick-handed”或“nimble-fingered”。
通过对“利落手”这个词汇的深入学习,我认识到它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价值,以及它在表达高效、敏捷等概念时的独特性。虽然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在适当的场合使用它可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在未来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意这类词汇的运用,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2.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
3.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