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2:13
词汇“气貌”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由两个字“气”和“貌”组合而成的复合词。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气”通常指的是一种无形的、精神上的或物质上的力量,如气质、气氛等。而“貌”则指的是外观、外表或形象。因此,“气貌”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或事物的精神面貌或外在形象。
在文学作品中,“气貌”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气质和外貌,如“他有着一种独特的气貌,让人难以忘怀。”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如描述一个人的整体形象时,可能会使用到。
“气”和“貌”都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它们的组合可能是为了强调一个人或事物的整体形象和内在气质。在古代文献中,“气”常常与人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相关,而“貌”则更多指外在的形态。
在**文化中,人们往往注重内在气质与外在形象的统一,因此“气貌”这个词汇可能在一些强调个人修养和形象的场合中被提及。
提到“气貌”,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个有着独特魅力和个性的人,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我对这个人的好奇和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气貌”来形容那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尤其是在他们的气质和外貌都非常吸引人的情况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气貌”:
他的气貌如晨曦般温暖,
照亮了我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提到“气貌”,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描绘一个人物肖像的画作,或者是某个人独特的声音和语调。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气貌”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一个人的气质和外貌来传达相似的意思。
通过对“气貌”这个词汇的分析,我认识到它在描述一个人或事物的整体形象时的重要性。虽然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在特定的语境下,它可以非常有效地传达出一个人或事物的独特魅力和个性。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尝试更多地运用这个词汇,以丰富我的表达方式。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貌】
(形声。从豹省,皃(mào)声。本作“皃”,从“人白”,象人面形。儿,古文“人”字。本义:面容,相貌,容貌)。
同本义(外在的仪表,生就的形象)。
【引证】
《说文》。按,面之神气曰颂,面之形状曰皃。-皃,颂仪也。 、 《国语·晋语》-夫皃情之华也。 、 《论语》。皇疏:“动容谓之皃。”-貌思恭。 、 唐·李朝威《柳毅传》-貌耸神溢。 、 《庄子·养生主》-人之貌有与也。 、 《庄子·德充符》-子产蹴然改容更貌。 、 明·魏禧《大铁椎传》-貌甚寝。
【组词】
貌团团、 貌侵、 貌妍、 貌寝、 貌状、 貌容、 貌色、 貌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