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5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56:36
仙吏 一词由两个汉字组成:“仙”和“吏”。其中,“仙”通常指神话或传说中的长生不老、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存在,如仙人、仙女等;“吏”则指古代的官员或公务员。因此,“仙吏”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仙界的官员”或“具有仙人特质的官员”。
在文学作品中,“仙吏”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具有超凡脱俗、清高不染尘世之气的官员或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历史讨论中,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文学研究中,“仙吏”可能被用来具体指代某一类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
“仙吏”一词的词源可能源自古代对仙人和官员的理想化结合。在古代文学和神话中,仙人常被描绘为超脱尘世、具有高尚品德的存在,而官员则是社会秩序和正义的维护者。因此,“仙吏”可能是对这种理想化形象的融合和提炼。
在**传统文化中,“仙吏”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超凡能力的官员。这种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尤为常见,反映了人们对理想官员的向往和追求。
“仙吏”一词给人以清新、高洁的情感联想,让人想到那些不染尘世、廉洁奉公的官员形象。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正直和廉洁的向往。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退休的公务员,他一生廉洁自律,深受社区居民的尊敬和爱戴。在谈论他的事迹时,有人用“仙吏”来形容他,这个词汇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仙吏”:
清风拂面来,仙吏下凡尘。
廉洁心如镜,为民解困贫。
在视觉上,“仙吏”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装剧中的官员形象,穿着官服,举止庄重。在听觉上,可能会让人想到古代宫廷音乐,庄重而典雅。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仙吏”的词汇,但类似的理想化官员形象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如西方文化中的“圣人”或“贤者”。
通过对“仙吏”一词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文学和文化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是对理想官员的赞美,也是对廉洁和正直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仙吏”可以丰富我的词汇量,提升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1.
【仙】
(会意。本作“僊”。右边的意思是人爬到高处取鸟巢,加上“人”旁,表示人升高成仙。隶书作“仙”,表示仙人多住在高处。本义:仙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僊,长生迁去也。 、 《汉书·郊祀志》-求僊人羡门之属。 、 《列子·黄帝》。注:“仙寿考之迹。”-仙圣为之臣。
2.
【吏】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引证】
《说文》-吏,治人者也。 、 《汉书·景帝纪》-吏者,名之师也。 、 《汉书·惠帝纪》-吏所以治民也。 、 《管子·朋法》-吏者,民之所悬命也。 、 《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王使委于三吏。 、 《国语·周语》-百吏庶民。 、 《战国策·齐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韩诗外传》-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 方苞《狱中杂记》-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
【组词】
吏势、 吏议、 吏司、 吏兵、 吏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