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14
理当: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按照道理应当”,表示根据某种逻辑、规则或普遍接受的道理,某事应该发生或某人应该做某事。它强调的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合乎情理的状态或行为。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理当”常用于表达作者对发展的预期或对人物行为的评价,如“他理当知道这个秘密”。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理当”用于强调某事的合理性,如“你理当帮我这个忙”。 专业领域**:在法律或伦理学等领域,“理当”用于讨论权利和义务,如“公民理当遵守法律”。
同义词:应当、应该、理所当然 反义词:不当、不该、不应当
“理当”一词源于汉语,由“理”和“当”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理”常指道理或规律,“当”则有应当、适合的意思。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理当”这个词汇,用以表达合乎道理的行为或状态。
在**文化中,“理当”强调的是一种道德和伦理上的合理性,反映了儒家文化中重视道德规范和人际关系的传统。在社会交往中,使用“理当”可以表达对他人行为的期待和评价。
“理当”这个词给人一种正面的、合理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公平、正义和责任感,常用于强调某种行为或决定的正当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理当”来表达对他人行为的合理期待,例如在团队合作中,我会说:“作为团队成员,理当互相支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理当”:
春风理当温柔,
抚慰冬日的寒冷;
人心理当温暖,
照亮彼此的黑暗。
视觉: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在阳光下,面带微笑,手中拿着一本书,周围是和谐的自然环境。 听觉:联想到一段轻柔的音乐,伴随着和谐的旋律,传达出平和与合理的感觉。
在英语中,“理当”可以对应为“should”或“ought to”,虽然这些词汇在语气和用法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某种合理性和期待。
“理当”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清晰地表达对事物的合理期待和评价。通过深入学“理当”,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不同语境中恰当地使用它,以及它在传达道德和伦理观念中的作用。
1.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2.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