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0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08:22
木星大红斑是指木星表面一个巨大的、长期存在的反气旋风暴,位于木星南半球。这个风暴因其明显的红色而得名,其大小可以容纳地球数个。
在科学领域,木星大红斑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于了解木星的大气动力学和行星气候。在文学和口语中,它可能被用作比喻,象征持久或巨大的力量。
木星大红斑这个词汇直接来源于其特征:木星(Jupiter)是太阳系中的第五颗行星,大红斑(Great Red Spot)是其在17世纪被首次观测到的特征。
在流行文化中,木星大红斑经常被用作外太空和未知的象征,出现在各种科幻作品中。
对于我来说,木星大红斑代表着宇宙的神秘和壮丽,激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敬畏。
在我的生活中,木星大红斑常被用作天文爱好者的谈资,增加了我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 “像木星大红斑般旋转, 时间的漩涡,深不可测。”
观看木星大红斑的图像,可以联想到深邃的海洋或燃烧的火焰。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暴的呼啸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Great Red Spot”和中文中的“木星大红斑”,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准确地描述了这一天文现象。
木星大红斑不仅是一个科学术语,也是一个充满想象和探索的符号。它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激发了对宇宙和科学的兴趣,增强了我的词汇丰富性和表达能力。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
3.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4.
【红】
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同: 工
【引证】
《汉书·郦食其传》-农夫释耒,红女下机。 、 《汉书·董仲舒传》-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
5.
【斑】
(形声。本作“班”,从文,辡(biàn)声。本义:杂色的花纹或斑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锴曰:“今作斑也。”-辬,驳文也。 、 《晋书·王献之传》-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宋之问《晚泊湘江》-唯余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组词】
汗斑;斑马;斑污、 雀斑;豹子的斑;油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