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6:57
死囚 的字面意思是指被判处死刑并等待执行的囚犯。这个词汇的基本含义涉及到法律和刑罚的领域,通常指那些被司法系统认定犯有严重罪行并被判处极刑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死囚”常常被用来象征绝望、恐惧或人性的探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极度危险或不可救药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和犯罪学,死囚的概念涉及到死刑制度、人权和司法公正等复杂议题。
同义词“死刑犯”和“极刑犯”在语义上与“死囚”相近,但“死囚”更强调等待执行的状态。反义词“无罪者”和“自由人”则完全相反,指的是未被定罪或已获释的人。
“死囚”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由“死”和“囚”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死亡和囚禁。在古代,死刑是一种常见的刑罚,因此“死囚”这一概念也随之形成并沿用至今。
在文化中,死刑一直是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随着人权意识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在死刑执行上越来越谨慎,逐步减少死刑罪名,并提高死刑案件的审理标准。
“死囚”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沉重和悲剧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绝望、无助和生命的脆弱。在表达上,这个词汇常常用于强调情况的严重性和不可逆转性。
在个人经历中,虽然可能没有直接接触到死囚,但通过新闻报道和法律课程的学*,对死刑制度和死囚的命运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
在诗歌中,可以将“死囚”作为隐喻,用来描述一种被困在绝望中的心理状态:
我的心如死囚, 在黑暗的牢笼中徘徊, 渴望一线光明, 却只能在阴影中叹息。
视觉上,“死囚”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监狱、沉重的铁链和无望的眼神。听觉上,可能是监狱门关闭的沉重声响或是死囚在深夜的低语。
在不同文化中,“死囚”的概念和对待方式差异显著。例如,美国的一些州仍然保留死刑,而欧洲大多数国家已经废除死刑。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法律体系和文化价值观的碰撞。
通过对“死囚”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死刑制度在法律和社会中的复杂性。这个词汇不仅涉及法律术语,还触及了人性的深层次问题,对于语言学和表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
2.
【囚】
(会意。从人在囗(围)中。本义:拘禁、囚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囚,系也。 、 《尔雅》-囚,拘也。 、 《诗·鲁颂·泮水》-在泮献囚。 、 《史记·始皇纪》-斯率囚。 、 司马迁《报任安书》-韩非囚秦。 、 《韩非子·难四》-景公乃囚阳虎。 、 唐·李朝威《柳毅传》-泾水之囚之至矣。
【组词】
囚阱、 囚解、 被囚;囚奴、 囚拘、 囚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