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19 10:3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9 10:35:58
沟渠:指人工开挖的水道,用于引水、排水或灌溉。它通常由沟槽和堤岸组成,可以是大型的水利工程,也可以是小型的农田设施。
沟渠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沟”指的是较浅的水道,“渠”则指较深的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合并使用,泛指各种人工开挖的水道。
在**古代,沟渠是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都江堰、郑国渠等都是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沟渠的建设和维护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组织能力和对水资源的重视。
沟渠可能让人联想到田园风光、农业劳作或历史遗迹。它也可能唤起对自然灾害(如洪水)的担忧。
在童年时期,我曾在农村看到过农民们修建沟渠,那是一种集体劳作的场景,充满了社区合作的精神。
在诗歌中,沟渠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
岁月在沟渠中流淌, 见证了稻田的绿与黄。 水声潺潺,诉说着, 古老农耕的歌谣。
沟渠的视觉联想可能是蜿蜒的水道、两岸的绿植,而听觉联想则是水流的声音,尤其是在宁静的乡村环境中。
在英语中,沟渠可以对应为“ditch”或“canal”,前者通常指较小的水道,后者则指较大的人工水道,如运河。
沟渠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水利工程和农业生产的基本设施,也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深厚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增进对社会文化背景的认识。
1.
【沟】
(形声。从水,冓(gōu)声。本义:田间水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沟,水渎,广四尺,深四尺。 、 《考工记·匠人》-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 、 《周礼·遂人》-十夫有沟,沟上有畛。 、 《孟子·离娄下》-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组词】
沟洫、 沟洫、 沟塍
2.
【渠】
(形声。从水,榘(qú)省声。本义:水停积处,也指人工开凿的水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渠,水所居。 、 《广雅·释水》-渠,坑也。 、 《礼记·曲礼》。疏:“沟也。”-门闾沟渠必步。
【组词】
干渠、 支渠;毛渠;渠堑、 灌溉渠;渠田、 渠长、 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