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6:11
“形体”一词的字面意思指的是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即物体的外在形态和内部构造。在汉语中,“形”通常指外观、形状,而“体”则指结构、实体。因此,“形体”合起来强调的是物体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构成。
在不同的语境中,“形体”的使用有所不同:
“形体”一词在汉语中历史悠久,其构成部分“形”和“体”都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形体”的含义逐渐固定,主要用于描述物体的外观和结构。
在**传统文化中,“形体”常与美学和礼仪相关联。例如,古代文人讲究书法的“形体美”,而现代社会中,人们也注重个人形体的健康和美观。
“形体”一词给人以具体、实在的感觉,常与美、力量、稳定等正面情感相关联。在艺术创作中,形体的塑造往往能够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通过锻炼来改善自己的形体,或者在欣赏艺术品时关注其形体设计。例如,我曾参加过一个雕塑工作坊,学*如何通过材料塑造出理想的形体。
在诗歌中,可以将“形体”融入描述自然景观的诗句中:
山川的形体在晨光中苏醒, 河流的轮廓在暮色中隐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雕塑的形体在光影中的变化;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节奏和旋律如何塑造音乐的“形体”。
在英语中,“形体”可以对应为“form”或“figure”,它们在描述物体外观和结构时与汉语中的“形体”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文化差异,如英语中更强调形式和功能的结合。
“形体”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应用。通过对“形体”的深入学,我更加意识到词汇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形式中发挥作用。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的精确使用和创造性应用。
1.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
2. 【体】 亲近的,贴心的。 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指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