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3:14
溷入(hùn rù)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混入、掺杂进去。它通常用来描述某物或某人被混入到另一个群体或环境中,有时带有不正当或秘密的含义。
“溷入”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溷”字原意为混杂、混乱,后来引申为混入、掺杂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多出现在特定的语境中。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溷入”可能带有负面或不正当的含义,尤其是在涉及到**活动或不诚实行为时。
这个词给我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常常与不诚实、秘密行动或不良意图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使用这个词,因为它带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负面色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辰溷入黑暗的怀抱,无声无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身影在夜色中悄悄溷入一个建筑物;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神秘的音乐来增强“溷入”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infiltrate”或“sneak in”,它们在含义和使用上与“溷入”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溷入”是一个具有特定语境和负面色彩的词汇,它在描述秘密或不正当行为时非常有用。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概念和情感。
1.
【溷】
(“混”的异体字) (形声。从水,圂(hùn)声。本义:混浊)。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释诂三》-溷,浊也。 、 《易·噬嗑卦》。注:“不溷乃明。”-刚柔分动。 、 《汉书·翼奉传》-天气溷浊。 、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桥内峡中有池一圆,近流水而不溷。
【组词】
溷然、 溷秽、 溷汁、 溷浊
2.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