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0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03:54
词汇“名卿”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名卿”字面意思是指有名望的贵族或高级官员。在古代,卿是一种官职,通常指高级官员或贵族,而“名”则表示有名望、声誉。因此,“名卿”可以理解为有名望的高级官员或贵族。
在古代文学和历史文献中,“名卿”可能用来指代那些在政治、文化或军事上有显著贡献的高级官员。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历史或文化讨论的语境中可能会出现。
“名卿”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卿”在古代是一种官职,而“名”表示有名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历史或文化研究中仍然会被提及。
在古代**,名卿通常是指那些在政治、文化或军事上有显著贡献的高级官员。他们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声望,对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提到“名卿”,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贵族生活、宫廷政治和历史**。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庄重、尊贵和历史的厚重感。
在现代生活中,“名卿”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参与文化讨论时可能会遇到。例如,在讨论古代**的政治制度或历史人物时,可能会提到某些名卿的事迹。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名卿”作为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角色,赋予其特定的性格和命运,从而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深度。
提到“名卿”,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画面,如华丽的服饰、庄严的宫殿和繁复的礼仪。在音乐方面,可能会联想到古琴或古筝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典而庄重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名卿”的词汇,但可以比较类似的概念,如欧洲中世纪的贵族或高级官员,他们在各自的文化和社会中也有类似的地位和作用。
“名卿”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了解和学*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以及历史人物的角色和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的文化素养和历史知识。
1.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2.
【卿】
(会意。甲骨文字形,像二人向食之形。《说文》:“从卯,皂(bī)声。”“卯,事之制也。”本义:飨食)。
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下还有少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引证】
《说文》-卿,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也。 、 《礼记·王制》。注:“上大夫曰卿。”-诸侯之上大夫卿。 、 《管子·揆度》-卿大夫豹饰。 、 《礼记·王制》-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 、 《国语·晋语》-有卿之名。 、 、 《史记》-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荐笏言于卿士。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王公卿相。 、 清·周容《芋老人传》-有卿士。
【组词】
卿相、 卿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