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9:40
词汇“善始令终”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善”、“始”、“令”、“终”。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善始令终”字面意思是指做事要有好的开始,并且能够坚持到最后,确保有一个好的结束。这个成语强调了做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不仅要有良好的开端,还要有圆满的结局。
“善始令终”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它直接表达了做事要有好的开始和结束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类似的表达,但作为成语固定下来,可能是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逐渐形成的。
在**文化中,强调“善始令终”体现了对完整性和持续性的重视。这种观念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和“持之以恒”等理念相契合,强调了做事的恒心和毅力。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鼓励人们坚持到底,不轻言放弃。在联想上,可能会想到那些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的人物或故事。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项目,开始时大家都很有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开始失去兴趣。这时,我提醒大家要“善始令终”,最终我们坚持完成了项目,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善始来,秋月照人令终归。”
在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条直线,从起点到终点,象征着完整和连贯。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持续不断的鼓声,象征着坚持和毅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gin well and end well”,虽然不如“善始令终”那样简洁和富有文化内涵,但也表达了相似的意思。
“善始令终”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实用的成语,也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明白了坚持和完整性的重要性。
既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
殊勋懿行,溢美于青编;~,腾劳于明代。
1.
【善】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善,吉也。 、 《汉书·翼奉传》-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
【组词】
善时、 善祥、 善征、 善日
2.
【始】
(形声。从女,台声。本义:开头,开始)。
同本义。与“终”相对。
【引证】
《说文》。朱曰:“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戽,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始,女之初也。 、 《老子》。注:“始者,道本也。”-无名天地之始。 、 《易·恒》。虞注:“乾为始。”-始求深也。 、 《礼记·经解》-君子慎始。 、 《礼记·昏义》。注:“犹根也。”-礼始于冠。 、 《荀子·王制》-天地者,生之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 方苞《狱中杂记》-始缢即气绝。 、 蔡元培《图画》-始于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
【组词】
始卒、 始室、 始基、 自始至终
3.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
4.
【终】
(形声。从糸(mì),冬声。甲骨文字形,象一束丝,两头象结扎的末端。本义:把丝缠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终,絿丝也。 、 《睡虎地秦墓竹简》-旋终在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