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2:19
半翻髻:这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一种古代女性的发型。字面意思是指一种将头发半翻卷起的发髻,通常是将头发的一部分向上翻卷,形成一个半圆形或螺旋形的发髻。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半翻髻常被用来描绘贵族或宫廷女性的形象,如《红楼梦》中对贾母、王熙凤等角色的描述。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除非是在讨论古代文化或历史时。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史等领域,半翻髻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历史时期或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发型。
同义词:卷髻、螺旋髻 反义词:直发、披肩发
半翻髻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半”和“翻髻”组成,描述了发型的基本形态。在古代,随着不同朝代审美观念的变化,半翻髻的样式和流行程度也有所不同。
在古代**,女性的发型往往与社会地位、婚姻状况有关。半翻髻作为一种较为正式和庄重的发型,常被用于重要场合或官方活动中。
半翻髻给人一种古典、优雅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和女性的温婉。
在参观故宫时,我曾看到一些复原的古代女性形象,她们梳着半翻髻,让我对古代女性的生活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写: “金步摇,玉簪斜,半翻髻上花。 宫墙深,月影斜,夜来香满庭。”
结合古代宫廷音乐和画作,半翻髻可以让人联想到古典的旋律和细腻的画面。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发型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含义,如欧洲中世纪的“螺旋髻”。
半翻髻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发型,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审美观念。
1.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2.
【翻】
(形声。从羽,番声。本义:鸟飞)。
同本义。
【引证】
王维《辋川闲居》-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组词】
翻泊、 翻翔、 翻簸
3.
【髻】
(形声。从髟(biāo),表示与毛发有关,吉声。本义:发髻) 同本义。
【引证】
《乐府诗集·陌上桑》-头上倭堕髻。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 清·袁枚《祭妹文》-汝梳双髻(髻,梳在头顶上的发结。)
【组词】
髻珠、 髻丫、 髻根、 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