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2:15
词汇“滔漫”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滔漫”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水流广大无边际的样子,形容水势浩大,漫无边际。在古代文献中,它常用来形容洪水泛滥的景象。
由于“滔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楚辞》等,可能会有使用,但需要具体文献支持。
“滔”字在古代汉语中意为水流盛大的样子,“漫”字意为广泛、无边际。两者结合,形成了“滔漫”这个词汇,用来形容水势的广大和无边际。
在古代,洪水泛滥是一个常见的自然灾害,因此“滔漫”这个词汇在描述自然灾害时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意义。
“滔漫”这个词汇给人以宏大、壮观的印象,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种无法控制、威胁的感觉,尤其是在描述洪水等自然灾害时。
由于“滔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滔漫”来形容大海的广阔无垠:
海天一色滔漫间,
波涛汹涌接云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汪洋大海,波涛汹涌,无边无际的景象。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宏大的交响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来增强“滔漫”带来的宏大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滔漫”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词汇来描述类似的概念,如英语中的“vast”和“boundless”。
“滔漫”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汉语丰富的表达能力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描绘。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滔】
(形声。从水,舀(yǎo)声。本义:水势盛大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滔,水漫漫大貌。 、 《广雅》-滔,漫也。 、 《书·尧典》-象恭滔天。 、 、 《诗·齐风·载驱》-汶水滔滔。 、 《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 、 《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
【组词】
滔涸、 滔漭、 滔滔滚滚,滔漫
2.
【漫】
(形声。从水,曼声。本义:水过满向外流)。
同本义。
【引证】
《三国志·吴主传》-诸山崩,鸿水溢。 、 《世说新语·文学》-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 、 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
【组词】
漫溢、 漫口、 水漫金山;漫溃、 漫泄、 漫流、 漫然、 漫滋、 漫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