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0:39
“名爵”是一个中文词汇,通常指的是有名望和爵位的贵族。在古代**,名爵是指那些拥有官方封号和爵位的人,他们通常是皇室成员、功臣或者有特殊贡献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名爵”常用来描述古代贵族的生活、地位和权力。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古代社会结构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社会学中,“名爵”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分析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权力结构。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名爵”更强调官方封号和爵位,而“贵族”则更广泛地指代社会地位高的家族。反义词则代表了社会地位较低的群体。
“名爵”一词源自古代**的封爵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范围有所变化,但核心意义始终围绕着官方封号和爵位。
在**传统文化中,名爵代表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他们的存在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权力结构,对后世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提到“名爵”,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华丽宫廷、复杂的政治斗争和贵族的生活方式。这个词可能会唤起一种对古代历史的好奇和对贵族生活的想象。
在日常生活中,“名爵”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古装剧时,这个词会频繁出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名爵之门深似海,金碧辉煌映日月。”
提到“名爵”,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装饰、贵族的服饰和宫廷音乐,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对名爵生活的想象。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Noble”或“Lord”,它们也代表了社会地位高的贵族阶层。
“名爵”这个词在理解古代*社会结构和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对这个词的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权力结构,以及这些制度对后世文化的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描述历史和文化现象。
1.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2.
【爵】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古代饮酒器。本义:古代酒器。青铜制)。
盛酒的礼器,形似雀,青铜制,有流、两柱、三足,用以温酒或盛酒,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
【引证】
《说文》-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 、 《仪礼·特牲礼》-实二爵。 、 《仪礼·明堂位》-殷以斝,周以爵。 、 《诗·大雅·行苇》-洗爵奠斝。 、 《左传·庄公二十一年》-虢公请器,王与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