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1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17:53
词汇“棘围锁院”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的科举制度。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棘围锁院”字面意思是指用荆棘围绕的考场,锁住院子,以防止作弊。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为了确保考试的公正性,考场会被严密封闭,四周用荆棘围起来,考生进入后直到考试结束才能离开,以此来防止考生与外界接触,避免作弊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棘围锁院”常用来形容考试的严肃和紧张气氛,或者比喻某种封闭、严苛的环境。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使用,因为它过于文雅和专业。在专业领域,如教育史或科举制度研究中,这个词汇会被用来描述古代考试的具体措施。
“棘围锁院”一词源自**古代的科举制度,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也大大降低。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出现在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用以描述古代的考试场景。
在**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考试的公正性至关重要。因此,“棘围锁院”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知识的尊重。
这个词汇给人以严肃、庄重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学子为了功名而奋斗的场景,以及那种封闭、压抑的考试环境。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汇很少直接使用,但如果要形容一个封闭、严格的环境,如某些高度保密的工作场所,可以使用这个词汇来增加语言的文雅和历史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棘围锁院内,书声琅琅,学子心怀天下,笔下生花。”
想象一下,一个被荆棘围绕的古老院子,里面传来阵阵书声,这种场景给人以古朴、庄重的感觉。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考试封闭措施也有,但没有一个特定的词汇与之对应。例如,西方的中世纪大学考试也有类似的封闭措施,但没有形成一个特定的词汇。
“棘围锁院”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古代科举考试的具体措施,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知识和公平的重视。在现代汉语中,虽然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仍然是了解*古代文化和教育制度的重要窗口。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1.
【棘】
(会意。从二-朿(cì)。“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本义:丛生的小枣树)。
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
【引证】
《说文》-棘,小枣丛生者。 、 《易·坎》-實于丛棘。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棘。 、 《淮南子·兵略》-伐棘枣以为矜。 、 陆龟蒙《吴宫怀古》-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组词】
棘薪
2.
【围】
(形声。从囗,韦声。“囗”是“围”的古字。本义:环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按,围绕, 周围字当用此。”-囗,回也,象回币之形。 、 《广雅·释诂四》-围,裹也。 、 《易·系辞上》-范围天地之化。 、 《周礼·考工记·庐人》-以其一为之被而围之。
【组词】
围堑、 围圆、 围地、 围屏、 围落
3.
【锁】
(形声)。
置于可启闭的器物上,以钥匙或暗码(如字码机构、时间机构、自动释放开关、磁性螺线管等)打开的扣件。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
【组词】
锁管、 锁孔、 锁梃儿、 上锁
4.
【院】
(形声。从阜(fù),完声。“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本义:庭院,院子。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院,垣也。 、 《玉篇》-院,周垣也。 、 《增韵》-有垣墙者曰院。 、 汉·司马光《西江月》-深院月明人静。
【组词】
前院;后院;深宫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