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2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23:38
枣心笔:枣心笔是一种古代的毛笔,其笔杆通常由枣木制成,笔尖由动物毛制成。这种笔因其材质和制作工艺而得名,常用于书法和绘画。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枣心笔常被提及,用以描述文人墨客的书写工具,如“挥毫泼墨,枣心笔下生花”。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枣心笔较少直接提及,但可能会在讨论传统书法或绘画时作为例子出现。 专业领域:在书法和绘画专业领域,枣心笔是一个具体的工具名称,用于指代特定类型的毛笔。
同义词:毛笔、书笔、文笔 反义词:钢笔、圆珠笔、铅笔(这些现代书写工具与枣心笔在材质和用途上有明显区别)
枣心笔的名称来源于其笔杆材质——枣木。在古代,枣木因其质地坚硬且易于加工而被广泛用于制作笔杆。随着时间的推移,枣心笔逐渐成为一种特定的毛笔类型,但其名称和基本制作工艺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枣心笔与书法和绘画紧密相关,是文人雅士的象征。它不仅是一种书写工具,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
枣心笔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古典、雅致和文化的。它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书房,以及那些流传千古的书法和绘画作品。
在个人经历中,枣心笔可能出现在学*书法或绘画的过程中,作为一种传统工具的使用体验,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枣心笔下,墨香四溢,字字珠玑,传承千年文脉。”
视觉上,枣心笔让人联想到深色的枣木笔杆和柔软的动物毛笔尖。听觉上,使用枣心笔书写时,笔尖与纸张摩擦的声音,带有一种古典的韵律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书写工具可能被称为不同的名称,但其功能和制作材料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欧洲的羽毛笔,虽然也是书写工具,但材质和使用方式与枣心笔有显著差异。
枣心笔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
1.
【枣】
(会意。从双朿(cì)。朿,木芒。枣树多刺。本义:枣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枣,羊枣也。 、 《尔雅》-枣有十一名,羊枣其一也。 、 宋·苏轼《浣溪沙》-衣巾落枣花。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笔】
(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 、 《礼记·曲礼》-史载笔,士载言。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不能竟书而搁笔。
【组词】
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 笔帕之敬、 笔楮难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