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7:12
振锡(zhèn xī)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摇动锡杖。在**语境中,锡杖是僧侣常用的一种法器,用于驱赶野兽、探路或作为身份的象征。因此,“振锡”常用来比喻僧侣的行动或修行。
“振锡”一词源自文化,锡杖作为僧侣的标志性物品,其使用和象征意义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汉语中保留了其特定的**和文化含义。
在文化中,“振锡”不仅是僧侣日常行为的描述,也象征着修行和解脱。在传统文化中,僧侣常被视为智慧和清净的象征,因此“振锡”也常被用来象征追求精神上的净化和提升。
“振锡”这个词汇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联想到僧侣在山林间行走的画面,带来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体验。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参与过与相关的活动或访问过寺庙,可能会实际见到或听到僧侣振锡的声音,这种体验加深了对这个词汇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振锡声起,僧影独行于古道。”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僧侣在山间小道上振锡行走的画面,背景是静谧的山林和清晨的雾气。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锡杖敲击地面或树枝的声音,带来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受。
在其他文化中,如印度教或**教,可能也有类似的象征性行为或物品,但其具体含义和使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振锡”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和文化含义,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也象征着一种精神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加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1.
【振】
(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振,举救也。 、 《小尔雅·广言》-振,救也。 、 《周礼·大司徒》-三曰振穷。 、 《国语·周语》-踣弊不振。 、 《易·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组词】
振恤、 振贷、 振业、 振穷
2.
【锡】
化学名词。一种略带蓝色的白色光泽的低熔点金属元素,在化合物内是二价或四价,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 ——元素符号Sn。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金锡连丹。
【组词】
锡古子
细麻布。 同: 緆
【引证】
《仪礼·大射仪》-用锡若絺。 、 《史记·司马相如传》-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
【组词】
锡衣、 锡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