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2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23:55
“沈水香”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沉入水中的香气。在古代文学中,它常用来形容香料或香木在水中浸泡后散发出的香气,也用来比喻高雅、清幽的氛围或情调。
在文学语境中,“沈水香”常出现在诗词中,用以营造一种幽静、淡雅的意境。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沈水香消翠叶残”的句子,描绘了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景象。
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艺术讨论中,可能会被提及。
在专业领域,如香料学或植物学中,可能会讨论某些香料或植物在水中浸泡后的香气特性。
同义词:幽香、淡香、清香 反义词:浓香、浊香、臭气
“沈水香”一词源自古代对香料的使用和描述。在古代,人们常将香料或香木放入水中,以提取其香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一种特定的香气氛围。
在**传统文化中,香气常与高雅、清净的生活态度相联系。因此,“沈水香”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或境界。
“沈水香”给我带来一种宁静、淡雅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古代文人的书房,或是静谧的园林,充满了诗意和禅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古风音乐会上听到一首以“沈水香”为主题的曲子,那悠扬的旋律和淡雅的香气让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沈水香”:
月下独酌,沈水香飘,
梦回江南,烟雨朦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月光下的小桥流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沈水香。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古筝曲,如《高山流水》,来增强这种淡雅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意境可以通过其他词汇或表达方式来传达,如英文中的“submerged fragrance”或“watery scent”。
“沈水香”这个词汇在*文学和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不仅描述了一种香气,更传达了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提升我的文化素养。
1.
【沈】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
【引证】
《左传·文公三年》。朱骏声曰:“国在今河南汝州汝阳县东南。定(公)四年蔡灭之。”-伐沈。
姬姓。一说姒姓。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季载。在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为蔡所灭。
2.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3.
【香】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 、 《左传·僖公五年》-黍稷靡馨。 、 《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