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9:49
词汇“坛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来源和含义出发。
“坛陆”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坛上的陆地”。其中,“坛”通常指的是用土或石砌成的高台,用于祭祀、**等公共活动;“陆”则是指陆地。结合起来,“坛陆”可能指的是高台上的陆地,或者是在某种特定场合下使用的平台。
由于“坛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关于祭祀场所的描述中提到“坛陆”,指的是祭祀用的高台。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几乎不被使用。
由于“坛陆”的使用非常有限,以下示例句子可能更多是基于其字面意思的推测:
同义词:高台、祭坛 反义词:(由于“坛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反义词不明显)
“坛陆”的词源可能来源于古代汉语,用于描述特定的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因为不再常用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在古代,坛陆可能与祭祀、政治等重要活动相关,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代表了古代社会的组织形式和信仰。
对于现代人来说,“坛陆”可能带有一种古老、神秘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古代的仪式和历史**。
由于“坛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小。
在创作中,可以将“坛陆”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元素,代表历史、传统或某种特定的仪式场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老的坛陆,周围是古代的服饰和器具,营造出一种历史氛围。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钟声或祭祀时的吟唱。
由于“坛陆”不是一个国际性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明显。
“坛陆”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其含义和使用场景相对有限。在学这个词汇时,更多的是了解其在古代文化中的意义和可能的象征作用。在现代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的重要性不大,但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仍然是有价值的。
1.
【坛】
(形声。从土,亶(dǎn)声。本义:土筑的高台,用于祭祀、会盟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除地曰场,曰墠,于墠筑土曰坛。坛无不墠,而墠有不坛。-坛,祭坛场也。 、 《书·金縢》。马注:“坛,土堂也。”-为三坛同墠。 、 《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祭天也。 、 《公羊传·庄公十六年》-庄公升坛。 、 《史记·陈涉世家》-为坛而盟。
【组词】
坛宇、 坛兆、 坛域、 坛户、 坛坎
2.
【陆】
(会意。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从坴(lù),土块很大。“坴”亦兼表字音。本义:陆地,高而平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陆,高平地。 、 《易·渐卦》-鸿渐于陆。 、 《国语·齐语》-陵阜陆墐。 、 《穆天子传》三-陵衍平陆。 、 宋·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 、 《资治通鉴》-水陆俱下。